当前位置:首页>>县情>>上犹文化

县情

九厅十八井的传说

发布日期:2014-04-01 11:04:00信息来源:

  

  江西省上犹县营前镇下湾村有一座大屋场名闻遐迩,引来不少专家学者前来参加,这座大屋场就是九厅十八井。它靠山面水座东朝西,屋背后林木葱茏,风景如画,整栋房子飞檐画栋,气势宏伟,远远望去,似有县署门衙的威严,又有古代大建筑的深邃神秘,是客家人重视宗族,团结、和睦、发达的象征,称得上是客家文化的珍品。

  相传九厅十八井为黄氏三锡堂的始迁祖虞雾公的孙子志标公所建。黄氏子孙便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关于这座大屋场修建的始末一代代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

  黄氏高祖由中原南迁至营前镇下湾村。传至志标公,由于经营得法,持家有方,家道逐渐中兴。志标公才识超群,勤俭治家,且慷慨好义,乐善好施。他深知创业维艰,十八岁时开始经商。在经商过程中,他以诚待人,童叟无欺,重信誉,毋诓骗,经营十年积累了一大笔金钱。二十八岁时,他看中一块吉地,希望在此地开基立业建房做屋,以荫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志标公看中的这块地就是现在九厅十八井所在地。志标公生前曾暗中请了几位堪舆高人仔细勘查过。从大势来说,这里是南岭山脉的东段,发源于云贵高原的南岭山脉,由广西、广东经湖南、江西如巨龙般一直向东舞去,山势高而不险,山脉长而不断,实乃天赐福地。志标公开始着手建造九厅十八井后,他请人筑了三个砖瓦窑,请师傅专门烧砖瓦窑。那年春天,专程去丰城地区请来石匠、木工、泥工,回来后开始勾画图纸,砍伐木头,开山打石,填平基地。按当时规矩一直让风水先生在家中住下,一日三餐好吃好喝悉心招待。志标公为人忠厚,不尚奢华,日常打扮与下人无异,建房时日日到工地上检视,看到忙不过来的地方常常亲自动手做事。志标公在做屋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宁可慢一些也要做得好,一些工匠借此偷懒。一天,志标公又到新屋工地巡视,走到中间大厅处,发现一位躺在脚手架上作画的工匠竟然已睡着,手中画笔也掉落地下,然后带着随行人员离开。这件事使工匠们深受感动,称赞际仁宽厚仁义,不拘小节。从此之后,工匠小工都尽心尽责,如期保质完成了新屋建设。

  九厅十八井于乾隆三十六年冬开始兴建,历时三年。乾隆三十九年春(公元一七七四年),一栋规模宏伟,构造新颖独特,远近闻名的九厅十八井就大功告成了。这栋房子在当时来说规模之大,质量之好是有口皆碑的。

  九厅十八井”,就是整座房子里面有九个厅堂,。十八个天井。房子砖木结构,呈长方形,长130米,宽100米。门前有三个雄伟壮观的耙头,一扇青大理石框的大门,大门两侧有四扇石框拱园门。大门正中上方一米处有一块上等青石门匾,其上刻有扬誉莆田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大门的石门框上左右两边雕刻有爽垲凝祥月映浮潮千顷碧氤氲结秀峰回举岭万年春的对联。沿着大门前四级二十米长的青麻石阶梯上去,再跨过六十公分高的门槛,一连三个大厅富丽堂皇地展现在眼前。高大的三十二对柱子矗立在上、中、下厅两旁,俨然是六十四位威武的哨兵。柱子与柱子之间,镶嵌着一块块朱红色的大木板。每块木板高四米,宽一米都贴着正方形的金箔。每根柱子离地面半米处,有形状不一的石墩承受着柱子的重力。柱子上方的木板上雕龙画凤,五颜六色的图案栩栩如生。大厅用青砖铺地面。前厅、中厅、后厅之间是天井。各天井的左右是厢房。下厅的左右各有一个大花厅,花厅神台上方安着观音娘娘的神位。每逢初一、十五早上,本屋场的女人们洗干净手脸,点燃香烛在神位面前顶礼谟拜。花厅的地面上铺着黄色小石子的三合土。花厅顶棚上全是五颜六色的人物、花鸟画。由于天井多,整栋房子光线充盈。横竖各四条大巷畅通无阻。离整栋房子五十米处筑有两米高的呈大半园形的三合土围墙,长有一千多米。通过围墙的斗门出入通畅方便,围墙内有两口水井和十二亩园田。

  九厅十八井历经了年复一年的风霜雨雪,更见证了新生中华日新月异的富强繁荣。

友情链接

回到顶部